标题 | 把孩子变成“小大人”,就是成功的教育吗? | ||
---|---|---|---|
时间 | 2017.08.04 | 阅读量 |
Q:您对于孩子学龄前的早期教育,最看重培养什么能力?您是怎样引导的?
A:我比较注重以下三个方面:
Q:您的孩子是几岁开始读早教的?您最认可的教学理念/方式是什么?您的孩子在上过能力早教课程后,最大的进步是什么?
A:他是三岁半左右开始读早教的。比较赞同的教育理念,他们给孩子带得走的能力而不是背不动的书包。孩子最大的进步是他更加开朗自信,与人交往更加自如,各方面能力发展也很均衡。
Q:您觉得您的孩子能成为“牛娃”,最大的优势是什么?
A:他各方面的能力比较均衡,可能性格上面也比较容易适应陌生的环境。他面试出来就和我讲有什么题目比较难,但整体感觉还行。面试当天做了一个艺术测评,跟着老师哼了一段曲子,学校评测的还是综合素质和能力是否均衡,孩子在这方面是比较符合要求。
Q:您觉得在家庭教育领域,父母最重要的职责是什么?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,您最大的体会是什么?
A:尽量不破坏孩子认识事物的好奇心,引导过多反而会破坏敏感度。比如孩子在剪纸的时候,我们不会和他说该怎么剪更好看,而是让他自己观察和体会。学习方面也是如此,尽量不去改变他自己的方式,观察他的反应,我们并不是特别担心他会比别人发展的慢,因为每个人情况不同,自己发现问题并改正比别人提醒效果更好。
Q:对于今后即将面临幼升小考验的家庭,您最大的建议是什么?
A:父母双方先要沟通好达成一致,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、过什么样的生活,然后再以平和的心态去慢慢实践。但前提必须是尊重孩子,遵从他的自我发展规律和个性差异才是最重要的。
<名校简介>
爱知博艺,菊雅竟芳。在低调而精致的徐汇区安福路上,艺术气息浓厚的爱菊小学有一种天成的融合感。作为沪上民办学校中的翘楚,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孩子在这里共同度过了健康、快乐的小学时光。爱菊的境内部实施多元教学;境外部采用双语教学,中西方文化交融相长。学校培养出的孩子,既具有中国情怀,又拥有国际视野。
本文所述为家长个人观点,由赢在起点整理但未经本人审阅,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。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。